攀高逐新 延鏈成群 ——南昌縣新型工業化蓬勃起勢越走路越寬
來源: 江西日報 | 日期: 2025年03月19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本報全媒體記者 吳志剛
作為全省縣域經濟排頭兵,南昌縣在2024年顯示了韌勁和擔當:地區生產總值達1401.44億元,較上一年增長5.4%;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3%,展現強勁發展勢頭。
借梯登高先手摘月
關于用活用好科技創新動能,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涂莉華講述的“兩顆蛋”的故事,令記者印象深刻。
江西梅氏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調查,發現小皮蛋走俏市場,但制作技術還不成熟,該公司通過申報南昌小藍經開區“揭榜掛帥”項目,對接南昌大學國際食品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食研院)并達成技術攻關合作,改進小皮蛋制作工藝。另一顆蛋是咸鴨蛋。食研院專家研發出一款咸淡適宜的腌蛋配方并交付企業,產品投入市場后頗受歡迎,銷售收入增長近億元。
借梯登高先手摘月。近年來,南昌縣巧借各大高校及研究院之“梯”攀高逐新,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根據商務部綜合評價考核指標,2024年全省國家級經開區中,南昌小藍經開區擁有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數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均排名第一,這得益于園區和高校等研究機構的緊密互動:2024年,該經開區與華東交大、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車研究院舉辦汽車產業產學研技術對接會,與南昌大學食品研究院舉辦大健康產業產學研技術對接會,與江西省納米技術研究院舉辦成果轉化運用對接會,以此搭建人才和技術交流平臺,促進供需雙方合作交流。
南昌縣靶向開展“揭榜掛帥”,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2024年,累計推進4批次“揭榜掛帥”項目,除了南昌大學,還吸引了武漢理工大學、重慶交大、東南大學等省外團隊前來揭榜,帶動研發投入1.86億元。
產業集群聚合成勢
3月5日,博世輕型商用車電驅橋項目施工正酣,這是近年來南昌開工體量最大的汽車制造業項目。自2005年第一個整車項目落戶以來,南昌縣堅定不移做大做強汽車首位產業,產業集群聚合成勢。近幾年,依托江鈴股份、江鈴控股等整車廠商的磁吸效應,吸引了寧波華翔、經緯恒潤及美國李爾、安道拓、法國佛吉亞等300余家國內外知名品牌零部件企業就近上下游配套,形成了集整車制造、零部件生產、產品研發及銷售于一體的省級汽車產業集群,零部件當地配套率達34%。
南昌縣堅持以園區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形成了以南昌小藍經開區為龍頭,以向塘物流園為引擎,以武陽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千億建筑科技產業園、南新濱江工業園為支撐,以濱江商務科創中心為主戰場的“一區四園一中心”產業布局,打造了“中國建筑之鄉”“南昌國際陸港”等特色鮮明的產業品牌,推動南昌縣產業能級不斷提升。
2024年,南昌縣制定實施縣(區)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6410”行動計劃,4家企業獲評全省第一批鏈主企業。以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富山高新技術產業園、濱江高新技術產業園、金湖科創谷等專業化產業園為依托,有針對性地延鏈、補鏈、強鏈。“今年力爭汽車及裝備、綠色食品、醫藥健康、電子信息、新能源、建筑材料等6條重點產業鏈總產值增長11%左右,產值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南昌縣有關負責人表示。
數字賦能“智造”升級
近日,記者在江西三鑫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到,血液透析器4條生產線正滿負荷生產。該公司近年來血液透析全系產品不斷取得突破,其中透析液市場占有率達25%,位居全國第一。“我們決定增資擴產。”三鑫醫療行政總監袁帆告訴記者,“產品的更新迭代需要技術上新,我們在園區的協助下,正進行‘5G+智慧工廠’建設。”
據了解,南昌縣以重點規上工業企業為切入點,推動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改造項目建設。江鈴專用車、三鑫醫療、江西國藥等企業在政府支持下,紛紛加快“5G+智慧工廠”項目建設進程。該縣有65家企業通過2024年度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數量排名全省第一,創歷史新高。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