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提升改造32條道路 增強市民幸福感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5年03月18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報訊 程祈才、全媒體記者蘭春攝影報道:3月18日,記者從南昌市政公用集團了解到,由該集團旗下企業負責施工的新建經開區32條道路集中提升改造工程順利完工,進一步增強周邊市民幸福感。


“以前的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有些路段還會積水。現在鋪了瀝青路,不僅行車平穩,噪聲小了,衛生環境也干凈了,城區的形象都提升了。”看著眼前嶄新的瀝青路,市民萍萍開心地說。
“路網越織越密、路況越來越好、路容越來越美……開車時,整個人心情都變好了很多!”出租車司機許國民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新建區32條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位于新建經開區,在夢廬大道、龍興大街、杭南長鐵路圍合區域內。道路總長40多公里,寬10—45米,為雙向4車道、6車道,屬于城市支路、干路。”南昌市政開發集團新建經開區儲能產業園配套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程項目經理于愷說,該項目去年4月開工,由南昌市政開發集團負責施工建設,施工內容包括道路、排水、交通設施、照明、景觀綠化、建筑工程等。
“采用透水混凝土重建人行道,是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的一大亮點。”南昌市政開發集團副總工程師陳興說,原有人行道為六角磚等材料的硬質鋪裝,使用時間較長,泥坑多,破損和沉降嚴重。項目在原位置采用透水混凝土重新修建人行道,通過自然積存、滲透和凈化雨水,助力城市實現雨水資源化利用,其核心是引導雨水快速滲透至地下。具有快速排水,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行人安全性與舒適性等顯著功效。
道路驛站不僅是便民服務場所,更是體現城市文明、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載體。項目因地制宜,建了7個驛站,風格多樣、特色鮮明、形式統一、規模適宜。驛站切實解決戶外勞動者及廣大市民出行時喝水難、歇腳難、如廁難等問題,為出行者提供“渴可飲水、累可歇腳、冷可取暖、熱可納涼、傷可用藥”的全方位休息點。另外,驛站建設力求精心籌劃,合理布局,建在人流密度較大、使用需求較高的區域,切實將人民城市驛站建到人民最需要、最滿意的地方。
雕塑是城市文明的點睛之筆,不僅提升了城市“顏值”,更提升了城市“內涵”。獨具匠心的雕塑小品,凝結了建設者的智慧和汗水,提升了城區的“顏值”,增強了景觀效果,重新煥發了城市生機和活力。在提升改造道路的重點位置,項目上精心建造了一批雕塑小品。景觀雕塑小品是企業最直觀的體現,它就像一個企業對外宣傳展示的名片,看到記憶深刻的雕塑就能迅速聯想相關企業。比方說“歡迎您”這個雕塑,在南昌西繞城高速望城出入口匝道位置,是外地車輛進入南昌新建經濟開發區的主要路口,是一個宣傳片區的首選位置,雕塑內容以新建經開區管委會貫徹的“與企相伴,共同成長”為標語,中間彩色logo+片區名稱最為顯眼,給來往的車輛和行人遞出了一張展示企業的名片。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