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邱華棟點評DeepSeek寫作水平:中等偏下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5年03月17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我認為DeepSeek的寫作還處在中等偏下水平……”3月15日,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邱華棟登上南昌市圖書館“豫章講壇”,為南昌讀者帶來了“寫作的長路沒有盡頭”的主題講座。在接受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邱華棟表示,對于極具創造性的文學、藝術創作,“我們的智力不一定會比DeepSeek差”。
文/圖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段萍


《詩刊》雜志社禁止發表DeepSeek等AI寫作
當DeepSeek“橫空”出世時,它寫的文字內容又快又流暢,獲得了很多使用者的好評。但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著名演員馮遠征表示“用DeepSeek寫劇本缺乏人的溫度”。邱華棟提醒,有一個現象要特別值得注意,那就是DeepSeek還會產生“幻覺”,一本正經地“撒謊”。“它綜合了很多內容,材料既沒出處,也沒有標明真假,依然需要使用者自己判斷。”此外,DeepSeek提供的內容很多時候是模仿抄襲的綜合,還會引發著作權問題。
邱華棟評價DeepSeek的寫作水平,“說實話,我認為還屬于中等水平偏下,有個別的內容被稱贊寫得很好,說水平已接近李白,但我不這么認為”。他強調,文學、藝術等各種創造性的勞動,對于基于大數據算法的綜合性人工智能來說,有著天然的缺陷。
邱華棟透露,目前《詩刊》雜志社已明確表態,運用人工智能寫出來的作品,不能夠在該刊物上發表。“如果一旦被查實是出自DeepSeek,寫作者就會被列入黑名單,他的作品也不再被發表。”
文學作品助力影視劇的熱潮會繼續加強
2025年伊始,《六姊妹》《北上》等根據文學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大熱,這些年作家作品被頻頻搬上熒屏,均實現叫好又叫座的雙贏。邱華棟認為,文學作品助力影視劇大熱的趨勢還會繼續加強。
在內地影視工業的發展過程中,曾經有一段時間,劇組不太愿意直接買版權,“他們請了很多編劇,但許多作品缺乏深度、力度,缺乏文化的長遠影響力”。當下影視行業已發生很大變化,“越來越關注將當代作家的作品和文學經典作品,改編成影視劇、舞臺劇、網絡劇等”。邱華檔說,“關注文學的原創力,會讓影視作品更有質地,更有力量,而不是輕飄飄的”。
同時,影視作品也促進了文學作品的傳播和增強了作家的影響力,如蘇童、余華、莫言等那一代作家的成名,“就是影視作品為他們插上了成名的‘翅膀’”。邱華棟表示,文學是很多藝術的母本,文學與影視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作用過程。
看山就來看江西的山,兼具奇與秀
當天的活動現場,臺下座無虛席,很多的本土文學愛好者前來聆聽講座。邱華棟透露,已來過江西很多次,“我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特別喜歡來江西,走了很多地方”。他表示,要看山就要到江西來看山,江西的山兼具奇和秀,既壯觀又奇峻,美麗又秀氣。“江西的歷史文化、現代文化、紅色文化、自然生態文化都非常豐厚,生活在江西是很幸福的。”
邱華棟細數了江西歷史上的文化豪杰,強調陶淵明作為中國古代隱逸派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人物,在世界上影響巨大,如20世紀美國著名詩人、散文家加里·斯奈德就深受中國古代田園詩的影響。“中國古代的詩人能夠對20世紀以來的歐美詩人產生深遠影響,這是我們沒想到的。”
去年夏天,邱華棟出版了最新長篇小說《空城紀》,他透露,這本書積累了自己30多年的閱讀,走過萬里路的經驗。“我出生在天山腳下,那里有很多漢唐遺址遺跡。”正是在這片已是廢墟的漢唐遺址上,邱華棟用想象力重新復原了空城和廢墟之上人的聲音,馬的聲音等各種各樣的聲音。“我希望通過想象力能夠重新找到漢唐時代,中華民族中古時期元氣充沛的力量”。他表示,在西域出土的大量文物中,也有著與江西的關聯。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