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江西首家安寧療護試點病房
來源: | 日期: 2025年03月11日 | 制作: 周章云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文/圖 周澤涵 本報全媒體記者李巧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電影《尋夢環游記》中的這句臺詞,在江西省腫瘤醫院3號樓22層的安寧療護科不斷被演繹:然然(記者注:文中均為化名或化姓)在病房度過了他難忘的9歲生日,熊先生在病房為昏迷的愛人準備了結婚禮物,李女士在病房彌補了與丈夫重拍結婚照的心愿……
這個“安寧療護試點病房”成立于2018年11月,為江西首家,只為讓臨終者高質量、有尊嚴地度過生命最后一段時光。最近,《江西省癌癥防治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印發,其中提到“加強安寧療護理念宣傳,深化安寧療護服務試點范圍并拓展相關內涵”。3月10日,記者走進這個特別病房,感受到了沉沉的愛與溫暖……


◎“醫生,謝謝你”
讓患者有尊嚴度過最后時光
“醫生,謝謝你。”這是江西省腫瘤醫院安寧療護科、疼痛科負責人施敏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今年是她在安寧療護科的第7個年頭。“在安寧療護科,我們更關注的是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如何讓他們更有尊嚴、更體面地度過生命最后一段時光。”施敏認為,安寧療護的核心是“生如所想,逝如所愿”。
3月10日,記者視線中的省腫瘤醫院安寧療護科,病房以暖色調為主,環境溫馨,靜修室、中醫治療室、暖心坊、沐浴室依次排列,綠植和墻畫隨處可見,護士臺上還放著與患者的合照。走廊的“生命樹”上貼有遺體捐獻者的姓名,盡頭的“心愿墻”則貼滿了家屬的祝福,其中一張寫著“希望爸爸身體jiankang(健康)”的紙條格外引人注目,顯然這是孩子的心聲。
據施敏介紹,醫院2018年11月成立“安寧療護試點病房”,2021年,成立了安寧療護科,從7張床增加至現在的23張床?;颊咧饕悄[瘤末期患者、老年終末期患者以及慢性病終末期患者。
在安寧療護科,如何讓患者有尊嚴地度過最后時光,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處于生命終末期的患者經常會出現很多不適癥狀,包括疼痛、惡心嘔吐、失眠等。”施敏說,安寧療護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把患者的不適癥狀降到最低。
“患者入院后,我們會配備醫護、社工、志愿者、營養師以及心理咨詢師,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照顧。”施敏表示,來到安寧療護科后,能更理性地看待死亡,會更加珍惜現在。
除提供基礎的治療以及護理之外,省腫瘤醫院安寧療護科以藥物控制癥狀為基礎,輔以舒適護理、心理慰藉以及社會支持來幫助患者減輕痛苦。此外,還會根據患者需求給予家庭會議、芳香療法、音樂療法等,志愿者每周會來一次,給予患者臨終陪伴和家屬喘息服務。
◎“希望世間再無病痛”
患者家屬投身志愿者行列
2024年12月23日,9歲的腦膠質腫瘤患者然然出現在他的生日會現場。然然坐著輪椅來到了“拾光小屋”門口,“青蛙先生”和“玲娜貝兒”在小屋門口熱情地和他打招呼,他坐在輪椅上看著身邊的親人、醫護、志愿者為他唱歌,唱著他最喜歡的歌曲。他拿著麥克風與大家一起合唱,臉上一直掛著笑意。這場生日會是他向這個世界提出的最后一個愿望——希望世間再無病痛。
此前,腦膠質腫瘤的疼痛讓然然十分難受,在省腫瘤醫院安寧療護科接受治療后,他的痛苦得以緩解,有力氣完成了自己的愿望。辦完這場生日會后不到三個月,他就離開了人世。
“然然原本就在醫院治療,生命進入倒計時,他說想在最漂亮的病房離開。”施敏談起然然時,眼眶泛紅,然然從確診到離開不過五個月,當然然告訴媽媽想過生日時,安寧療護科的醫護以及社工決定一起為他舉辦了一場生日會。
在省腫瘤醫院安寧療護科醫護以及工作人員的努力下,許多像然然一樣的臨終患者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9歲男孩小羊渴望去一次迪士尼,這在當時幾乎是一種奢望,他的身體狀況已無法支撐他長時間舟車勞頓。安寧療護科團隊得知后,志愿者立即聯系迪士尼的工作人員,給小羊錄制了一段視頻,其余志愿者也穿著玩偶的服裝,來實現小羊的心愿。
在安寧療護科住了一個月后,他安然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小羊特別聽話,有時候盡管很疼,但他會忍著疼痛多和媽媽說說話,還會安慰媽媽。”施敏表示,小羊媽媽手上的手鐲是小羊用零花錢給她買的,她一直戴在手上。
“我們一開始很擔心小羊媽媽,因為她說過如果小羊走了,她沒有活下去的希望了。”施敏感慨道,小羊離開后,小羊媽媽表示會好好活著,并且準備前往其他城市醫院當志愿者,幫助其他家庭。

◎“還需匯集更多力量”
下一步將搭建省級從業人員的交流平臺
“您回去也會平安的。”南青基金會的社工王娜握著張姨枯瘦的手,輕聲告別。57歲的張姨今年2月住進了安寧療護科。在王娜的印象中,張姨一直都很活潑、樂觀,每次看到王娜都會很高興地招呼她來聊天。張姨一直有個心愿,就是想給家人再跳一次舞,當工作人員準備完畢后,張姨的病情卻開始惡化,身體已經不能支撐再跳一次舞了。
很多時候,安寧療護科的工作人員就是這樣,與時間賽跑,和死神比速度,不僅要幫助患者獲得安寧,還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提供人文關懷與心理支持。
讓施敏印象深刻的是一名35歲的腸癌患者小張,她2018年來到安寧療護科。“當時醫生都建議她回家了,但家屬不忍心看她這么痛苦,就來到我們科室。”施敏表示,當小張得知她是孕婦時,每次嘔吐前會將她推出病房,怕嘔吐的味道會讓她不舒服,對寶寶不好。這一舉動讓施敏十分感動,并且更加堅定了做下去的決心。
“患者教會我們如何正確面對死亡。”施敏坦言,團隊共17名醫護人員,需要定期接受心理疏導,與患者認識越久越深,告別時越痛。“安寧療護不僅僅是患者安寧,更是生者安寧,逝者安息。”她說。
“安寧療護還需匯集更多力量,調動更多社會資源,希望更多人加入我們。”施敏說,他們計劃成立江西抗癌協會安寧療護專委會,搭建省級從業人員的交流平臺。
值班編輯:奚同北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