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的新商道:“鎮”上蓋了一座“城”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4年09月23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41歲的徐志軍沒想到,有一天可以代表“中國景德鎮制”站上世界舞臺。

  今年6月的一場中意經貿洽談會上,外國采購商們圍著一件四桃元寶壺的粉彩瓷器贊不絕口。巴掌大的壺身上,正面背面均繪有壽桃團,嬌艷欲滴,模樣靈動,盡顯精致。

  這件作品來自徐窯。徐志軍介紹,每一件粉彩都需經過8至12位師傅、8至15天的工期。

  徐志軍,景德鎮人,16歲拜師學藝,鉆研粉彩技藝25年,2018年創立品牌“徐窯”。去年,徐窯年產量超過了六萬件,在當地手工藝窯口穩居第一梯隊,“通過陶瓷手工藝規模化、品質標準化、定價穩定化,讓更多人接觸并了解陶瓷藝術的魅力,真正讓景德鎮品牌站起來、走出國門。”

  文/圖 馬夢頎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章娜

  徐志軍講解粉彩技藝

  熊窯團隊在窯口前直播

  外國采購商青睞景德鎮瓷器

  “鎮”上蓋了一座“城”

  近年來,靠“陶瓷+文旅”徹底火出圈的景德鎮,成為了無數游客和景漂的“詩和遠方”。而如今,這座城市正思索著如何把更多“景德鎮制”賣到全球各個角落。

  “景德鎮有一個好文化,大家都知道景德鎮會做陶瓷,卻不太擅長賣陶瓷。”陶博城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胡景平坦言。數據顯示,2023年,景德鎮陶瓷的出口總額為10.35億元,而同樣以陶瓷聞名的德化縣,陶瓷出口總額高達346億元。如此懸殊的差距意味著,“千年瓷都”的產業價值被大大低估。

  要想把“千年瓷都”這張靚麗的名片擦得更亮,大力發展陶瓷貿易、完善產業上下游配套是核心突破口。在此背景下,陶博城應運而生。

  2019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發《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景德鎮正式成為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作為其標桿項目,這座“城”占地64萬平方米,集交易會展、倉儲物流、文旅研學、跨境電商等多元化功能于一體,旨在為景德鎮陶瓷產業帶打造一個與世界資源接軌的資源整合性平臺。

  陶博城為商家首先帶來的是商機。彩瑤臺、玉柏、徐窯等都是第一批入駐的品牌。“我們的瓷器產品很受歡迎,幾天時間,已有不少外國客商下單。”彩瑤臺主理人吳瑤說。徐窯創始人徐志軍則跟隨陶博城遠赴意大利米蘭,了解歐洲市場對陶瓷的喜好和需求。

  不同于傳統線下貿易市場,陶博城從規劃初期就決定要“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大力投入數字貿易產業園建設,全面運營傳統電商、跨境電商和直播電商。在數字化層面,陶博城選擇與騰訊智慧零售達成戰略合作,從0到1布局“云上陶博城”、直播電商等新業態,并為商家提供數字賦能,探索千年瓷都的新商道。

  “云”上的景德鎮陶瓷

  歷時3個月的開發和部署,陶博城甄選小程序于今年1月9日正式上線。工具有了,但要真正跑起來還需要“推一把”。這些陶瓷企業的老板大多是傳統手藝人出身,別說掌握數字化經營,很多商戶甚至連電腦都沒有。

  為了幫助商家快速上手使用,騰訊智慧零售專門派出一支隊伍,1年有200多天駐扎在景德鎮,手把手培訓商戶企業微信、小程序等工具的基礎知識,系統提升數字化經營能力。小程序試運行半年內,已有235個品牌入駐陶博城甄選小程序。徐窯、富玉陶瓷、藍印東方等商家表示,目前小程序已產生穩定銷量,且入駐門檻低、平臺無抽傭,方便一鍵轉發傳播,“對于中小微企業來說很友好。”

  下一步,“線上陶博城”的邊界還將不斷延伸:整合停車、展會預約、行業資訊等線上線下服務,成為陶博城來客不可或缺的綜合服務平臺;同時吸引更多場外商戶來小程序開店,持續豐富線上貨盤,最大化發揮產業集群效應。

  直播間里的“新瓷人”

  晚上10點,陶博城交易中心的五樓依然有工作室的燈亮著,輕敲瓷器發出的叮叮聲、主播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新瓷人”們開工了。

  近幾年,直播帶貨燒旺了千年窯火,不僅加強了粉絲與陶瓷文化的互動,也為景德鎮瓷器的銷售帶來了全新機遇。

  陶博城專門開辟了總面積近7000平方米的直播間和近900平方米的選品中心,為商家直播帶貨提供場地便利。前后還開展了十余場商家培訓和答疑會,幫助過去只和窯火、高嶺土打交道的傳統手藝人,逐漸觸網,借助新工具,打開線上銷路。

  熊窯的主理人熊建軍,祖上專為“康雍乾”三朝官窯燒窯。1998年,熊建軍和國家博物館合作,經過8年的苦心鉆研,還原了失傳200多年的傳統宮廷琺瑯彩的制作技藝,被譽為“中國彩瓷第一人”。

  入駐陶博城后,熊建軍開始了首次“觸網”,開始接觸新的數字化工具,成為陶博城內第一位搭建起自家品牌視頻號、試水直播的非遺傳承人。熊建軍打算持續做下去,近期他正忙于完善直播團隊配置,豐富貨品選擇,“我們需要與時俱進,以更親民的價格,通過微信視頻號等線上手段做推廣,讓琺瑯彩工藝走進千家萬戶。”熊建軍表示。

  而走“非傳統”路線的徐窯,則更早就接觸了直播帶貨。徐志軍的團隊在視頻號運營著兩個自有賬號,并與多個頭部達人保持密切合作,年銷售額突破千萬,占到品牌年總收入的近1/3。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徐志軍形容這些新瓷人的狀態。“大家努力地把自己所喜歡的陶瓷,通過靠近互聯網快速地傳播,這是近一千年來,我們這個行業最好的時代”。

  值班編輯:范晶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鄒文彪



一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