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江西|一個被藝術“喚醒”的村莊

來源:  人民網     |    日期:  2024年05月29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江西省浮梁縣寒溪村史子園,藝術品《大地之燈》與茶園相得益彰。人民網記者 時雨攝

  出了縣城,向東北方向驅車大約30分鐘,然后轉入進村路,便來到江西省浮梁縣寒溪村史子園,一進村,便能看到窗明幾凈的藝術浮梁會客廳。

  沿著會客廳的方向往里走,大約5分鐘的路程,一大片碧綠的茶園便映入眼簾。

  在茶園的頂端,藝術品《大地之燈》遙遙而立,瞬間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為了一睹《大地之燈》的“真容”,記者步入茶園向山頂走去。半路,天空下起了毛毛細雨,整個茶園浸在一層薄薄的霧氣中,像是在醞釀一場濃郁芬芳。

  “山里的天氣多變,雨下不了多久,一會兒就會出太陽。”跟記者同行的村民講解員錢長仙說道。

  “這就是《大地之燈》,它是藝術家馬巖松的作品,外形是用鏤空的燈罩包裹著幾棵大樹,在夜間能化作一盞輕盈的燈,點綴著村莊的夜色……”錢長仙的解說自然流暢,話語間,天空漸漸放晴,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茶香。

  “我們村像這樣的藝術作品,還有很多,你們可以慢慢看。”錢長仙自豪地說。

  果不其然,一路上,我們看到了長在茶園里的木梯,一根根用木頭做的梯子搭建起花園平臺,游客在攀爬中體驗游戲樂趣;看到了老屋上畫上了兩個干杯的人,窗戶恰好位于人物嘴巴的位置,一開窗就好像在對著路人哈哈大笑……

  一件件藝術裝置散布在村莊的各個角落,讓人“腦洞大開”。

  其實,從前的寒溪村,幾近荒蕪。1966年,因浙江新安江水庫投入建設,17戶村民移居此地,在此開墾出了稻田和茶園。

  為了銘記這段移民的故事,史子園廢棄的水渠上樹立了17個大小各異的藍色雨滴雕塑,默默訴說著曾經的歷史。

  然而,一個移民村是如何走上“藝術”道路的?這其中的緣由,還得從3年前的一場藝術展說起。

  2021年,該村成功吸引“藝術在浮梁”項目落戶,邀請了全世界26位知名藝術家創作了27件藝術作品,將田間地頭、閑置民房、廢棄廠房等實現復用,并以豐富的藝術形式呈現。

  2023年,第二屆藝術節如期舉行,從田野到茶園,從舊屋到場院,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65件藝術裝置點綴著這個村子的里里外外,造訪者絡繹不絕。

  與人流一起出現的,還有村里的小賣部、民宿、特產店……

  “聽說家鄉越建越好,我決定回來試一試。”今年32歲的王宏進,在杭州務工8年后回村里開起了雜貨鋪,辦起了民宿。“游客坐在這里泡一壺清茶,欣賞著茶園風光,別提多愜意了。”

  據介紹,目前村里共有3家民宿、5家餐飲,今年“五一”假期期間,每天有七八千游客前來參觀。

  來源于生活的藝術,最能打動人心。返程路上,夕陽西下,余暉在一件件藝術作品上跳躍,猶如另一道藝術作品,落在史子園。(楊義、周賀、吳躍軍、田興春、王子涵、邱燁、時雨、羅娜、孔文進)

  值班編輯:范晶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鄒文彪



一鍵分享